成语详解
黯然失色
àn rán shī sè
释义
黯然:阴暗的样子;失色:失去光彩。原指心情沮丧,脸色难看。现多比喻相比之下,事物显得暗淡无光。
出处
"王夷甫容貌整丽,妙于谈玄,恒捉白玉柄麈尾,与手都无分别。潘安仁、夏侯湛并有美容,喜同行,时人谓之“连璧”。然见夷甫,辄黯然失色。"
——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
王夷甫容貌端庄美丽,擅长谈论玄学,常常手持白玉柄的麈尾,与手没有分别。潘安仁、夏侯湛都有美丽的容貌,喜欢一起行走,当时的人称他们为“连璧”。然而见到王夷甫,就感到自己的容貌黯然失色。
例句
这幅画在展览中与其他作品相比,显得黯然失色。(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册《艺术的魅力》)
他的表演在众多选手中黯然失色,未能进入决赛。
提示
- '黯'易误写为'暗'
- 使用时多用于形容事物在对比中显得不如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偏正式
反义词

暂无相关内容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