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得意忘形

dé yì wàng xíng

释义

形容人因为过于得意而失去了常态,行为举止变得轻浮或不合常理。

出处

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至于得意忘形,亦复如是。

—— 晋·陶渊明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

喜欢读书,但不求深入理解;每当有所领悟,就高兴得忘了吃饭。至于因为得意而失去常态,也是如此。

例句

他刚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,到处炫耀,结果引起了大家的不满。

在比赛中获胜后,他得意忘形,竟然在领奖台上跳起舞来。(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册《比赛之后》)

提示

  1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批评或讽刺过于得意的行为
  2. '形'指常态,易误解为形状或形态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贬义
结构: 联合式
得意忘形成语

成语故事

得意忘形的故事

寓意: 高兴得失去常态,现多含贬义指骄傲自满。

魏晋时期,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常借酒抒怀。当他心有所得时,常常忘记礼仪约束,或长啸山林,或醉卧酒垆。时人认为他痴狂,只有堂兄阮武理解他,说这是超越世俗的真性情。《晋书》记载他'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',正是这种不拘礼法的表现,展现了魏晋名士的风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