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放虎归山

fàng hǔ guī shān

释义

原意指把老虎放回山林,比喻放走敌人或坏人,留下后患。

出处

今若放虎归山,后必有患。

——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

现在如果把老虎放回山林,以后一定会有祸患。

例句

在这次行动中,我们绝不能放虎归山,必须彻底清除这个犯罪团伙。(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册《正义的力量》)

历史上因为放虎归山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。

提示

  1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警告或批评放走敌人或坏人的行为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贬义
结构: 动宾式
放虎归山成语

成语故事

放虎归山的故事

寓意: 对敌人不能心慈手软,否则后患无穷。

楚汉相争时,项羽在鸿门宴上本可轻易杀死刘邦,却因优柔寡断放走了他。谋士范增叹息道:'这是放虎归山啊!'后来刘邦果然壮大,最终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。 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'放虎归山'的危险: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,放走强敌终将后患无穷。后人用此成语警示不可轻易放过潜在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