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分庭抗礼

fēn tíng kàng lǐ

释义

原指古代宾主相见,分站在庭的两边,相对行礼,以示平等。后比喻平起平坐,互相对立或抗衡。

出处

分庭抗礼,而后可以言道。

—— 《庄子·渔父》

只有双方平等相待,才能谈论道理。

例句

在国际市场上,这两家公司分庭抗礼,竞争非常激烈。

在学术领域,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分庭抗礼,各自拥有一大批支持者。

提示

  1. '抗'易误写为'伉'
  2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形容双方地位或力量相当的情况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联合式

标签

分庭抗礼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