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画龙点睛
huà lóng diǎn jīng
释义
原指绘画时在画好的龙上点上眼睛,使龙栩栩如生。现比喻在文章或事物的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词语或内容,使之更加生动有力。
出处
"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,不点睛。每曰:‘点之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二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"
—— 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七
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,但没有画眼睛。他常说:‘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。’人们认为这是荒诞的,坚持要他画上眼睛。不久,雷电击破墙壁,两条龙乘云腾空飞去,而没画眼睛的两条龙还在墙上。
例句
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真是画龙点睛,使全文增色不少。(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册《文章的点睛之笔》)
设计师在服装的领口处加了一条精致的绣花,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。
提示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形容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内容,使整体更加生动有力
- '睛'易误写为'精'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褒义
结构: 连动式

成语故事
画龙点睛的故事
寓意: 关键的一笔能使整体生动传神,比喻在关键处着墨能使内容更加精彩。
南朝梁代,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,但都没有画眼睛。人们问他为什么,他说如果画上眼睛,龙就会飞走。大家不信,坚持要他画上。张僧繇便给其中两条龙点上了眼睛。顷刻间,电闪雷鸣,那两条龙真的破壁飞走,而没画眼睛的龙仍留在墙上。这个神奇的故事展现了艺术创作中关键细节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