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逆天违理

nì tiān wéi lǐ

释义

逆:违背;天:天道;违:违反;理:道理。指违背天道和常理。形容行为或言论极其荒谬,不合常理。

出处

夫阴阳四时、八位、十二度、二十四节各有教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,未必然也,故曰'使人拘而多畏'。夫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经也,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,故曰'四时之大顺,不可失也'。

—— 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
阴阳四时、八方、十二度、二十四节气各有其规律和法则,顺应它的人就会昌盛,违背它的人即使不死也会遭受灾祸,这并非绝对,所以说'使人拘束而多畏惧'。春天播种,夏天生长,秋天收获,冬天储藏,这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,不顺应就无法成为天下的纲纪,所以说'四时的规律,不可违背'。

例句

他的这种逆天违理的行为,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。

逆天违理的决策往往会给团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
提示

  1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批评那些极其荒谬、不合常理的行为或言论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贬义
结构: 联合式
逆天违理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