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攘人之美

rǎng rén zhī měi

释义

攘:夺取。美:美好的事物。指夺取别人的美好事物或功劳。

出处

子产曰:‘无礼而好陵人,怙富而卑其上,弗能久矣。’诗曰:‘人而无礼,胡不遄死?’其是之谓乎!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天地之经,而民实则之。则天之明,因地之性,生其六气,用其五行。气为五味,发为五色,章为五声。淫则昏乱,民失其性。是故为礼以奉之:为六畜、五牲、三牺,以奉五味;为九文、六采、五章,以奉五色;为九歌、八风、七音、六律,以奉五声。为君臣上下,以则地义;为夫妇外内,以经二物;为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昏媾、姻亚,以象天明;为政事、庸力、行务,以从四时;为刑罚威狱,使民畏忌,以类其震曜杀戮;为温慈惠和,以效天之生殖长育。民有好恶、喜怒、哀乐,生于六气。是故审则宜类,以制六志。哀有哭泣,乐有歌舞,喜有施舍,怒有战斗;喜生于好,怒生于恶。是故审行信令,祸福赏罚,以制死生。生,好物也;死,恶物也。好物,乐也;恶物,哀也。哀乐不失,乃能协于天地之性,是以长久。’

—— 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子产说:‘没有礼仪却喜欢欺凌别人,依仗财富而轻视上级,这样的人是不能长久的。’《诗经》上说:‘人如果没有礼仪,为什么不快点死呢?’说的就是这种人吧!礼仪,是天的规范,地的准则,民众的行为标准。天地的规范,民众就效法它。效法天的光明,依据地的本性,生出六气,使用五行。气分为五味,表现为五色,显示为五声。过度就会昏乱,民众就会失去本性。因此制定礼仪来奉养它:用六畜、五牲、三牺来奉养五味;用九文、六采、五章来奉养五色;用九歌、八风、七音、六律来奉养五声。制定君臣上下的关系,以效法地的准则;制定夫妇内外的关系,以规范阴阳;制定父子、兄弟、姑姊、甥舅、婚姻、姻亲的关系,以象征天的光明;制定政事、劳力、行务,以顺应四时;制定刑罚威狱,使民众畏惧,以类比雷电杀戮;制定温慈惠和,以效法天的生殖长育。民众有好恶、喜怒、哀乐,产生于六气。因此审慎地制定适宜的类别,以制约六志。哀有哭泣,乐有歌舞,喜有施舍,怒有战斗;喜生于好,怒生于恶。因此审慎地执行信令,祸福赏罚,以制约死生。生,是美好的事物;死,是丑恶的事物。美好的事物,是快乐的;丑恶的事物,是悲哀的。悲哀和快乐不失其度,才能与天地的本性相协调,因此能够长久。’

例句

他为了升职,不惜攘人之美,将同事的功劳据为己有。

在团队合作中,我们应该互相支持,而不是攘人之美

提示

  1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批评夺取别人功劳的行为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贬义
结构: 动宾式
攘人之美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