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事半功倍
shì bàn gōng bèi
释义
指做事得法,因而费力小,收效大。
出处
"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"
—— 战国·孟子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所以做事情只要用古人一半的方法,就可以收到加倍的效果,只有现在是这样。
例句
采用新技术后,生产效率提高,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。(出自语文六年级上册《科技改变生活》)
学习方法得当,可以事半功倍,更快掌握知识。
提示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强调方法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努力
- 易与“事倍功半”混淆,需注意区分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褒义
结构: 紧缩式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事半功倍的故事
寓意: 方法得当可使效率倍增,善用形势能取得更好效果。
战国时期,孟子用水的特性比喻治国之道:'用手拍打水面,水花能飞过额头;阻挡水流,能使水倒流上山。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?是外力改变了它。'孟子以此说明,顺应天时、善用方法,就能事半功倍。他主张统治者应像大禹治水一样顺应水性,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逆势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