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嗜痂之癖

shì jiā zhī pǐ

释义

嗜:爱好;痂:伤口或疮口愈合时表面结的硬壳;癖:积久成习的爱好。原指爱好吃疮痂的怪癖。后比喻人的怪癖或不良嗜好。

出处

王蓝田性急,尝食鸡子,以箸刺之,不得,便大怒,举以掷地。鸡子于地圆转未止,仍下地以屐齿蹍之,又不得。瞋甚,复于地取内口中,啮破即吐之。王右军闻而大笑曰:‘使安期有此性,犹当无一豪可论,况蓝田邪?’刘尹云:‘人言蓝田性急,以吾观之,乃嗜痂之癖耳。’

——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惑溺》

王蓝田性格急躁,曾经吃鸡蛋,用筷子戳它,没戳到,就非常生气,拿起鸡蛋扔到地上。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,他又下地用木屐的齿去踩它,又没踩到。非常生气,又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嘴里,咬破就吐出来。王右军听说后大笑说:‘即使安期有这种性格,尚且没有一点可取之处,何况蓝田呢?’刘尹说:‘人们说蓝田性格急躁,在我看来,不过是嗜痂之癖罢了。’

例句

他那种嗜痂之癖的行为,让周围的人感到非常不解。

对于这种嗜痂之癖的收藏,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其价值所在。

提示

  1. 注意‘癖’字的正确读音为pǐ,易误读为pì
  2. 使用时多带有贬义,形容人的怪癖或不良嗜好

分类

句法: 宾语
色彩: 贬义
结构: 偏正式

近义词

标签

嗜痂之癖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