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拾遗补阙
shí yí bǔ quē
释义
拾遗:捡取遗漏;补阙:弥补缺失。原指臣子向君主进谏,弥补政事的缺失。现泛指弥补遗漏和缺失。
出处
"儒家者流……顺阴阳,明教化,游文于六经之中,留意于仁义之际,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宗师仲尼,以重其言,于道最为高。孔子曰:‘如有所誉,其有所试。’唐虞之隆,殷周之盛,仲尼之业,已试之效者也。然惑者既失精微,而辟者又随时抑扬,违离道本,苟以哗众取宠。后进循之,是以五经乖析,儒学浸衰,此辟儒之患也。今删其要,以备篇籍。"
—— 汉·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
儒家学派……顺应阴阳,阐明教化,游学于六经之中,留意于仁义之间,祖述尧舜,效法文武,尊崇仲尼,以重视其言论,在道理上最为高尚。孔子说:‘如果有所赞誉,那一定是经过验证的。’唐尧虞舜的兴隆,殷周时期的盛世,孔子的学业,都是经过验证的效果。然而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精髓,而偏颇的人又随时抑扬,背离了道的根本,只是以哗众取宠。后来的人遵循这些,因此五经乖离,儒学逐渐衰落,这是偏颇儒者的祸患。现在删减其要点,以完备书籍。
例句
在编辑这部古籍时,他细心拾遗补阙,使得文献更加完整。
这份报告经过多次拾遗补阙,终于达到了出版的标准。
提示
- '阙'易误写为'缺'
- 使用时多用于学术或正式场合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联合式

暂无相关内容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