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息事宁人
xī shì níng rén
释义
息:平息;宁:使安定。原指平息事端,使人安宁。现多指调和纠纷,使双方相安无事。
出处
"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,且勿案验;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。"
—— 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
命令有关部门,对于不是死罪的案件,暂且不要审理;以及官吏和百姓互相控告的条陈,不得受理,希望能够平息事端,使人安宁。
例句
在处理邻里纠纷时,居委会主任总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,尽量让双方都满意。
公司领导决定息事宁人,不再追究这次误会,以免影响团队和谐。
提示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为无原则的妥协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联合式

暂无相关内容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