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胸有成竹
xiōng yǒu chéng zhú
释义
原指画竹子之前,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。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和打算。
出处
"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"
—— 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
所以画竹子之前,心中必须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
例句
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,他胸有成竹,因为他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在谈判前,总经理胸有成竹,因为他已经详细研究了对方的资料和市场情况。
提示
- '成竹'指的是完整的竹子形象,不要误解为实际的竹子
- 使用时强调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褒义
结构: 主谓式

成语故事
胸有成竹的故事
寓意: 做事前要有完整规划和充分准备。
北宋画家文同(字与可)擅长画竹。他每次画竹前,心中已有完整的竹子形象,提笔凝视时,仿佛看见要画的竹子,立即挥毫作画,一气呵成。苏轼在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中记载:'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',形容其构思成熟后才动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