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知音难觅

zhī yīn nán mì

释义

知音: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。难觅:难以找到。比喻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很难找到。

出处

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‘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’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‘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’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

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

伯牙擅长弹琴,钟子期擅长听琴。伯牙弹琴时,心里想着高山,钟子期说:‘好啊,高峻的样子像泰山!’心里想着流水,钟子期说:‘好啊,浩荡的样子像江河!’伯牙心里想的,钟子期一定能领会到。

例句

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,知音难觅,能够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实属不易。

他常常感叹知音难觅,直到遇见了她,才觉得找到了心灵的共鸣。

提示

  1. '觅'字易误写为'密'或'蜜'
  2. 使用时多用于表达对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望和珍视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主谓式

反义词

知音难觅成语

成语故事

知音难觅的故事

寓意: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真挚情谊值得珍惜。

春秋时期,琴师伯牙琴艺高超,但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音乐。直到遇见樵夫钟子期,无论伯牙弹奏高山还是流水,子期都能准确领会其中意境。子期去世后,伯牙悲痛欲绝,摔碎爱琴,终身不再弹奏,因为世上再无知音。 这个故事展现了'知音难觅'的深刻含义:真正的知己可遇不可求。后人常用此成语感叹志同道合者难得,也用来形容对友谊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