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众口铄金

zhòng kǒu shuò jīn

释义

铄:熔化。众口一词,足以熔化金属。比喻舆论力量强大,能改变事实。也比喻人多口杂,能混淆是非。

出处

故君子之言,涉然而精,俛然而类,差差然而齐。彼正其名,当其辞,以务白其志义者也。彼名辞也者,志义之使也,足以相通则舍之矣;苟况之“众口铄金”也。

—— 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正名》

所以君子的言论,深入而精辟,俯就而有条理,参差而整齐。他们正名,用辞恰当,致力于表明自己的志向和义理。那些名称和言辞,是志向和义理的使者,足以沟通就足够了;正如荀况所说的‘众口铄金’。

例句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众口铄金的现象更加明显,一条不实消息可能因为众人的传播而变得‘真实’。

历史上许多冤假错案都是因为众口铄金,无辜者被舆论所害。

提示

  1. ‘铄’字易误写为‘烁’
  2. 使用时注意区分褒贬语境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主谓式
众口铄金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