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
转武从文

zhuǎn wǔ cóng wén

释义

指从武职转为文职,或从军事活动转向文化活动。

出处

超自以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,上书乞归曰:'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门关。臣老病衰困,冒死瞽言,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。及臣生在,令勇目见中土。'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超曰:'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,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,爵列通侯,位二千石。天恩殊绝,诚非小臣所当被蒙。超之始出,志捐躯命,冀立微功,以自陈效。会陈睦之变,道路隔绝,超以一身转侧绝域,晓譬诸国,因其兵众,每有攻战,辄为先登,身被金夷,不避死亡。赖蒙陛下神灵,且得延命沙漠,至今积三十年。骨肉生离,不复相识。所与相随时人士众,皆已物故。超年最长,今且七十。衰老被病,头发无黑,两手不仁,耳目不聪明,扶杖乃能行。虽欲竭尽其力,以报塞天恩,迫于岁暮,犬马齿索。蛮夷之性,悖逆侮老,而超旦暮入地,久不见代,恐开奸宄之源,生逆乱之心。而卿大夫咸怀一切,莫肯远虑。如有卒暴,超之气力不能从心,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,下弃忠臣竭力之用,诚可痛也。故超万里归诚,自陈苦急,延颈逾望,三年于今,未蒙省录。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,六十还之,亦有休息不任职也。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,得万国之欢心,不遗小国之臣,况超得备侯伯之位,故敢触死为超求哀,丐超余年。一得生还,复见阙庭,使国永无劳远之虑,西域无仓卒之忧,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,子方哀老之惠。'书奏,帝感其言,乃征超还。

——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班超自认为长期在遥远的边疆,年老思念故土,上书请求回归说:'我不敢奢望能到酒泉郡,只希望能活着进入玉门关。我年老多病,衰弱困顿,冒死直言,谨派儿子班勇随献物入塞。趁我还活着,让班勇亲眼看看中原。'班超的妹妹同郡曹寿的妻子班昭也上书为班超请求说:'我的同产哥哥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,有幸因微功特别受到重赏,爵位列于通侯,官位二千石。皇恩浩荡,确实不是小臣所应蒙受的。班超当初出使,立志捐躯,希望建立微功,以自效命。适逢陈睦之变,道路隔绝,班超以一人之身在遥远的边疆辗转,晓谕各国,依靠其兵众,每次攻战,总是冲锋在前,身受刀伤,不避死亡。依赖陛下的神灵,得以在沙漠中延命,至今已三十年。骨肉生离,不再相识。与他一起的随从人士,都已去世。班超年纪最大,现已七十。衰老多病,头发全白,两手不灵活,耳不聪目不明,拄着拐杖才能行走。虽然想竭尽全力,以报答天恩,但迫于年老,如犬马齿落。蛮夷的性情,悖逆欺老,而班超早晚将入土,长久不见替代,恐怕会开启奸宄之源,生逆乱之心。而卿大夫们都怀有一切,不肯远虑。如有突然变故,班超的气力不能从心,就会上损国家累世之功,下弃忠臣竭力之用,实在可痛。所以班超万里归诚,自陈苦急,伸长脖子盼望,至今已三年,未蒙省察。我听说古时十五岁当兵,六十岁退役,也有休息不任职的。因陛下以至孝治理天下,得万国之欢心,不遗弃小国之臣,何况班超得备侯伯之位,所以敢冒死为班超求哀,乞求班超的余年。一旦能生还,再见到朝廷,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,西域无仓卒之忧,班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,子方哀老之惠。'书上奏,皇帝被其言感动,于是征召班超回来。

例句

他年轻时是一名军人,后来转武从文,成为了一名作家。

在和平年代,许多军人选择转武从文,投身于国家的文化建设中。

提示

  1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描述职业或身份的转变

分类

句法: 谓语
色彩: 中性
结构: 连动式

标签

转武从文成语

暂无相关内容

该成语暂未收录谜语或故事,我们会持续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