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//刻舟求剑的故事
成语故事

刻舟求剑的故事

刻舟求剑的历史典故
战国
寓言智慧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故事摘要

楚人渡江剑落水中,刻船记位寻剑

故事全文

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'是吾剑之所从坠。'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

战国时期,楚国有人乘船渡江时,佩剑不慎落入水中。他立即在船舷刻下记号,自信地说:'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。'等船靠岸后,他按记号下水寻剑,自然无法找到。因为船已移动,而剑沉水底位置未变。

《吕氏春秋》用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,阐释了'时变法亦变'的深刻哲理。宋代陆九渊曾引申评论:'天下之理,有静止者乎?'强调事物永恒运动的本质。故事中'舟行剑止'的物理现象,成为讽刺教条主义的经典隐喻。

寓意解析

寓意

事物不断发展变化,拘泥旧法不知变通必然失败

应用场景

适用于政策执行、商业决策等需要因时制宜的领域,如用传统营销方式应对新媒体环境

对应西方谚语

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. (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)

互动测验

刻舟求剑者的根本错误在于?
A
没有立即下水寻剑
B
忽略了水的流动因素
C
未考虑参照物的运动
D
选用不锋利的刻刀

相关成语

刻舟求剑

kè zhōu qiú jiàn

在船帮上刻记号来寻找失落的剑。比喻办事刻板,拘泥而不知变通。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