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//揠苗助长的故事
成语故事

揠苗助长的故事

揠苗助长的历史典故
战国
教育启示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故事摘要

宋人拔苗助其生长反致枯死

故事全文

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'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'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

战国时期,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夫,总嫌禾苗长得太慢。有一天,他下田把每棵苗都往上拔高一大截,累得腰酸背痛回家,得意地对家人说:'今天可累坏了!我帮禾苗长高了!'儿子跑到田里一看,发现所有禾苗都已枯死。

孟子在讲述这个寓言时强调:'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',暗讽当时诸侯急功近利的政策。故事揭示两个层面哲理:一是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失败,二是教育需要遵循成长规律。明代王阳明将此引申为修身之道,强调'勿忘勿助'的修养方法。

寓意解析

寓意

违背客观规律强求速成,反而会适得其反

应用场景

适用于教育焦虑、企业盲目扩张等违背发展规律的行为警示

对应西方谚语

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. (罗马非一日建成)

互动测验

揠苗助长故事最适合警示哪种现象?
A
家长强迫幼儿学习超纲内容
B
农民科学施用化肥
C
园丁定期修剪花木
D
医生建议适量运动

相关成语

揠苗助长

yà miáo zhù zhǎng

揠:拔。把苗拔起,以助其生长。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