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详解
精卫填海
jīng wèi tián hǎi
释义
精卫:古代神话中的鸟名。填海:填平大海。原指精卫鸟衔来木石,决心填平大海。后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
出处
"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"
—— 战国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
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。女娃在东海游玩,溺水而亡,未能返回,因此化为精卫鸟,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,想要填平东海。
例句
面对困难,我们要有精卫填海的精神,坚持不懈地努力。(出自语文五年级上册《精卫填海》)
他凭着精卫填海的毅力,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。
提示
- '填'字易误写为'添'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多用于形容坚持不懈的精神
分类
句法: 谓语
色彩: 褒义
结构: 主谓式

成语故事
精卫填海的故事
寓意: 只要有恒心,再困难的事也能做成。
上古时期,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。她的灵魂化作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,每天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块投入东海,誓要将东海填平。虽然每次只能投入微小的木石,但精卫坚持不懈,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 这个神话故事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,虽然目标看似遥不可及,但持之以恒终能创造奇迹。后世常用'精卫填海'比喻意志坚定,不畏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