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//鹬蚌相争的故事
成语故事

鹬蚌相争的故事

鹬蚌相争的历史典故
战国
寓言智慧
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故事摘要

鹬蚌相持让渔翁得利

故事全文

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箝其喙。鹬曰:'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'蚌亦谓鹬曰:'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'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

战国时期,赵国准备攻打燕国。说客苏代给赵惠王讲了这个寓言:一只河蚌晒太阳时被鹬鸟啄肉,蚌壳夹住鹬嘴。双方僵持不下,最后被渔夫一起捕获。

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'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'的道理:双方相持不下时,第三方往往能从中获利。后人用此成语警示不要因小争执让第三方得利。

寓意解析

寓意

内部争斗会让第三方得利。

应用场景

警示不要因内部矛盾让外部得利。

对应西方谚语

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,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. (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)

互动测验

鹬蚌相争的核心教训是什么?
A
要快速解决争端
B
不要两败俱伤让第三方得利
C
动物也会争斗
D
捕鱼需要耐心

相关成语

鹬蚌相争

yù bàng xiāng zhēng

鹬:一种水鸟;蚌:一种软体动物,有壳。鹬和蚌互相争斗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结果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得利。

更多内容